【寻牧之旅】我是谁决定我做什么,而不是我做什么决定我是谁

常年期第26周第2天(操练指引

默想经文:太17:24-27
到了迦百农,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,说: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?
彼得说:纳。他进了屋子,耶稣先向他说:西门,你的意思如何?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、丁税?是向自己的儿子呢?是向外人呢?
彼得说:是向外人。耶稣说:既然如此,儿子就可以免税了。
但恐怕触犯他们,你且往海边去钓鱼,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,开了他的口,必得一块钱,可以拿去给他们,作你我的税银。 
(马太福音17章24-27节)

今天集中默想的是:儿子可以免税了

彼得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,也是一个鲁莽的人;好多次,他都太快地说了不该说的话,甚至是僭越的话。他应该先问问耶稣。结果,他按着自己平常的理解做出了错误的判断。

耶稣的回答让我学习到,要从身份出发思考行动,是我们的所是Being决定我们的所做Doing,而不是反过来,让所做决定所是。有些圣经学者认为,马太记载这个故事,是因为马太福音写作时(主后80-90 年)有人因为耶稣纳税而怀疑祂是神儿子的身份。

所是决定所做,不是所做决定所是;这或许不是一个新道理,却是每天需要被更新的道理。在灵修中,首先是醒觉到我是谁——我是神所爱的孩子;然后才是我该做什么——我对神的爱的感恩回应。爱的关系是中心,也是唯一的中心。我不需要用任何律法的行为来证明我的身份是神的孩子。基督的信仰是给人自由的。

只是这自由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,耶稣知道自己是谁——创造天地的主宰的儿子,耶稣知道自己是自由的,完全可以不用受纳税的约束;但作为神的儿子,祂用自己的自由考虑到别人的需要,”恐怕触犯他们“,祂限制了自己的自由。这是真正的自由:自由地给出爱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如果我们能从身份定位为出发点来思考我们的行动,或许就会避免很多的问题。我是丈夫,我是父亲,我是儿子,我是弟兄,这些神圣的身份里,包含着很多的东西:具体而可触可摸的爱与责任。

今天,我的生活如何与这些身份相匹配呢?

经典祷文

万有的主宰,谈到缴税,感觉很难开口祷告,但我要为此向你献上感谢。这是我顺服你的一个象征性行动,也是我参与促进公共福祉的一种方式。我为我们的政府向你祷告,求你使他们能为了所有人的益处,而有智慧地管理税收和使用税收。也愿我对你的忠诚使我成为这片土地的好公民。阿们。

新约/马太福音

若支持我们的事工,可识别上方二维码“赞赏”